威海開展優秀青年三下鄉志愿活動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快去小廣場看??!村里來了一群年輕人!”馬石泊村村民任孝珍看到彩排走臺的學生們激動地喊道。近日,威海市高新區馬石泊村村口的小廣場上掌聲陣陣、歡笑不斷,山大(威海)的學子們為馬石泊村民送來了精彩的晚會,點亮了鄉村夜色。晚會結束后,村民們不住地感嘆:“小年輕們演得真好,真希望這群年輕人能多來村里幾趟,給我們演演節目。”
今年以來,初村鎮積極組織開展多項活動,借助打造高新區“健康文旅”鄉村振興樣板片區之機,通過廣泛聯系、多方合作,吸引各界優秀青年深入農村開展三下鄉、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年輕人以飽滿的熱情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增輝。
馬石泊村。資料圖
文化滋潤提活力
為把初村鎮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起來,把文化振興工作落實下去,初村鎮政府與山大(威海)合作,通過搭建文藝下鄉舞臺,讓年輕人為農村帶去朝氣與活力,讓村民有機會“足不出村”欣賞文化盛宴。山大(威海)藝術學院“歌聲飛揚,筆墨飄香”暑期送文化下鄉服務已連續開展11年,本次文藝下鄉活動以“藝緣山大,情融初村”為主題,為馬石泊村、東車門夼村等村居送去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
這邊文藝活動轟轟烈烈,那邊傳統民俗熱火朝天。山東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派出“行知”團隊助力初村鎮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播,將傳統文化課程與讀書推廣課堂送進初村鎮中心幼兒園。“行知”團隊由7名學生與1名帶隊教授組成,通過深入淺出、風趣幽默的教學,讓孩子們零距離接觸和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培育讀書興趣,增強文化自信。
志愿服務暖鄉情
近日,記者來到威海市高新區初村鎮院下村村委活動室,院下村的村民正在排隊測量血壓、做B超,青年醫生耐心地向村民分析他們的健康情況。
這只是初村鎮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搭建志愿服務平臺的一個縮影。威海市中心醫院科技城分院的青年醫生依托精湛技術與奉獻精神,赴小館村、院上村、院下村等十余村開展健康義診、免費查體、健康講座等志愿服務,為村民送去健康。山東藥品食品學院志愿服務隊也積極行動,在初村鎮開展了免費查體、金暉助老等志愿服務,助力健康扶貧,溫暖農村老人。
除健康類志愿服務外,山東藥品食品學院志愿服務隊還在初村鎮開展了以幫助農收為主題的愛心幫扶類志愿服務等,以文化主題墻繪為核心的文化藝術類志愿服務,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農村帶去朝氣與活力,讓村民深切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
知識講堂明認知
日前,威海市中心醫院科技城分院組織青年醫生到小館村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再一次掀起了初村鎮知識講堂活動的熱潮,村民們仔細傾聽,積極與青年醫生交流,了解健康小知識,會場好不熱鬧。
今年以來,知識講堂活動在初村鎮如火如荼開展起來,內容豐富、覆蓋面廣,不僅有山東藥品食品學院學生開展的食品安全課堂、科技城醫院青年醫生下村舉辦的健康知識講座等不定期活動,更有共建黨組織支援電商中心運營,進行電商培訓的常態化活動。
初村鎮黨委牽頭東車門夼村黨支部依托“黨建+電子商務”中心,與威海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黨總支結成共建黨組織,定期組織電商培訓,由威海市青年企業家代表與威海職業學院優秀學生輪流擔任培訓課程的講師,并由威海職業學院資深講師常駐電商中心負責日常答疑。期間,電商中心還引進青年人才、勞動模范呂衛偉負責日常運營,呂衛偉協助電商中心會員銷售農產品,定期開辦農作物種植講座等,在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銷路的同時,提升農戶種植技能。
扎根基層知民情
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引導和鼓勵更多優秀大學畢業生服務鄉村、投身社會實踐,初村鎮積極配合高新區工委組織部工作,多方合作打造了一支駐村掛職的年輕隊伍。此前,初村鎮以分批次“接力”的方式,采取“三個一”模式,吸納威海職業學院3名優秀學生干部,分別到遠莊村、四甲村、乜家莊村掛職擔任村支部書記助理或主任助理,參與村務管理,掛職學生干部為村務管理帶去年輕人的新角度、新思路,助推鄉村組織振興、人才振興等重點任務落實。
此外,山東師范大學和山東藥品食品學院還在該鎮設立社會實踐基地,采用假期集中社會實踐、非假期定期調研考察走訪的模式,摸排村情民情、掌握一手基層實況,有針對性地實施特色種養、旅游開發、電商營銷等產業共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