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康”點亮美好生活
公共文化服務溫暖人心。文化服務是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看起來很細小,卻是關乎群眾獲得感的重要因素。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公共文化服務實現了飛躍發展,無論是公共圖書館、文化館、藝術館的數量,還是產品內容和服務質量都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得到有效破解,村級文化場所建設廣泛覆蓋,文化進基層活動如火如荼,公共文化服務鋪展開的宏闊畫卷,為“文化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人民群眾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助力。
紅色文化產品激勵人心。紅色文藝是中國文藝百花園中獨特且耀眼的存在,具有突出的感染力和引領力。如今的中國,紅色文藝從時代的光輝中汲取養料,不斷推陳出新、塑造經典,圍繞建黨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科技強國、抗擊疫情等主題,數千部優秀革命歷史題材、現實題材作品百花齊放,掀起一波又一波紅色熱潮。與此同時,紅色旅游熱度也在持續攀升,每年參與紅色旅游的已經超過14億人次,人們在欣賞紅色文化、追尋紅色記憶中,深刻感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形塑億萬中國人的精神氣質。
傳統文化傳承凝聚人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傳統文化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如今我國以55項世界遺產位居世界前列、42個非遺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各類博物館成為打卡圣地、文化類綜藝節目火爆全網、文創產業產銷兩旺,了解和熱愛傳統文化的人越來越多,傳統文化已經深深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國民教育各領域,滋養精神根脈、點亮小康生活。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文化所蘊含的文明價值正在釋放出強勁力量,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點亮精神燈火。